公司围绕中央的扶贫工作要点,通过公司的创新的扶贫工作方式,落实产业扶贫政策,尽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具体有以下几种做法。
1、公司专门设立扶贫领导办公室,由一名专职副总经理分管该项工作,同时,公司的中层以上干部,每人包5个贫困户,定期召开扶贫工作会议,解决贫困户的各项困难。
2、公司利用自身多平台资源,定期每个月组织医疗卫生志愿队、法律服务志愿队、教育服务志愿队,环境卫生志愿队来项目区,为项目区的贫困户老百姓解决现实问题。
3、公司创新精准扶贫方式,实行“农户——公司、公司——农户”双向土地流转模式,调动农民土地流转积极性。贫困户从中得到田地租金、劳动佣金、股本分红。农户先将荒山荒地由农户流转到公司,公司利用技术和资金优势,将荒山荒地改造成茶园、果园。土地受益后,公司再将满目青山流转到农户。这种双向土地流转形式,对于经济底子薄、抗风险能力低的贫困农户来说,备受欢迎。公司从2014年至目前,已流转了2万多亩土地。在已建成的茶园和果园里,当地农民在园里打工除草松土干劲十足,他们开心地说:现在为公司干好活儿,就是为自己的将来干好活儿,因为五年后,这些土地又会再次流转回到自己手里。“双向土地流转”面世,备受农民群众欢迎。这是一种创新的精准扶贫模式,带动辐射能力强,通过建立可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杉木、停前两个乡镇11个村18000多农户(其中贫困户1500户)、367人脱贫致富,人均增收8600元以上,被县政府授予产业化扶贫示范基地。
4、公司对扶贫工作模式进行创新,实现产业扶贫的精准定位。依托公司的产业发展规划,对贫困户的贫困原因进行分析,将贫困户按照有无劳动能力进行分类,采取全覆盖的模式对公司项目区范围内所有的贫困户进行扶贫精准定位。
①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公司成立以种养能手为领导,贫困户为主的油茶种植合作社、果蔬种植合作社、养殖合作社、茶叶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让这些贫困户在种植养殖能手的带动下脱贫。
②对于有部分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公司聘请他们到公司来,从事与其劳动能力相适应的工作,比如茶叶、果业加工厂分摊,揉捻,削皮,公司保安,保洁等工作,这样贫困户通过工资性收入改善其家庭生活条件。
③对于完全没有劳动能力、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公司采取组合方式帮助其脱贫。一方面对于其生活的最基本的要素进行兜底保障,凡贫困户家庭的山、田、地全部流转到公司或合作社的,公司帮助其家庭购买至少两个以上人员的新农合医保,核心区的祖坟迁到村公墓的贫困户,帮助其家庭购买最少一个农村养老保险。第二方面,公司每年抽出资金,按照中国传统的节假日,对这些贫困户进行深度慰问。第三方面,公司优先流转其贫困户的田地和荒山,每年提前交付租金,解决其生活困难,同时根据其家庭情况,优先租赁该贫困户的空置的房产进行免费改造,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改造的农家乐和民宿,让他们享受到租金和股份分红收入。第四方面,设立大病救助基金,对于重病的贫困户家庭,根据其家庭状况,进行救助,让每个因病致贫家庭重新获得生活的信心和动力。